隨著中國內地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 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綠色金融等方面應可更加善用其獨特地位, 連接內地和全球。與此同時,金融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為全球金融業帶來新的機遇, 香港已落實多項虛擬銀行和電子支付相關的措施,。在未來的日子, 業界需要大量金融業專才, 配合經濟和地區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的金融學碩士學位課程為已經或準備投身金融領域的學員而設,培養他們綜合運用金融學、經濟學、管理學、現代計量分析理論和方法的能力。課程分投資管理和能源及環境金融經濟兩個專業, 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做出選擇。
2020年度最多可有三成新生獲得獎學金/部分學費豁免。根據申請人的成績和其他條件,最高可以獲得豁免兩成學費。修訂前的名額是十個。
投資管理專業包含資產管理、投資組合管理和基金管理的新知識,并著重風險評估和管理,學員可以從事投資中介服務或基金管理。至于工作經驗不多的學員,在鞏固金融知識基礎的同時,也可以接觸最前沿的金融概念,增強對金融產業的理解。本課程加入了最新的行業實踐,是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的有機結合體。學員在實踐中累積經驗,發現在理論學習中可能忽略的細小問題,避免紙上談兵,坐而論道。
能源及環境金融經濟專業特別為應屆和工作經驗不多的本科畢業生而設,內容圍繞與能源和環境相關的經濟和金融,旨在培訓環境金融專才,配合香港未來在能源和環境經濟的發展需要。本課程尤其適合工程和理科本科畢業,并希望從事能源和環境金融相關工作的人,在學習金融學理論的同時掌握實際操作技巧。課程內容除了經濟及金融方面的重要知識外,還有關于能源及環境的發展及市場的前沿信息。
所有投資管理專業和能源及環境金融經濟專業的學員需要修滿六門必修課,共18個學分,以及兩個強制頂點科目,共6個學分。此外,投資管理專業的學員需要修四門選修課,環境金融經濟專業的學員需要修三門強制專業課和一門選修課,共12個學分,所有的學分總和為36分。學生需要在第一和第二學期分別修六門課。課程獲得特許注冊金融分析師(CFA)協會認可,學員可以準備參加CFA考試。
金融學碩士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不斷更新,近期除了加入最新概念和實務之外,學生還可以通過模擬市場工作坊實習證券交易操作,培養金融專業工作能力。專業發展講座讓學員接觸業界,認識企業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整合與投資、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
課程與香港理大的可持續經濟與創業金融中心合作促成ESG投資教育承諾,讓學生能夠使用豐富的ESG數據,分析和評估香港及國內上市公司的ESG表現, 并將成果展示給資產擁有人和管理人員。ESG相關的課程內容和項目讓學員處于優勢,在投身金融相關行業前培養所需的能力,累積一定的經驗。有關課程的更多資訊請查閱:https://af.polyu.edu.hk/study/master-programmes/eee/,https://af.polyu.edu.hk/study/master-programmes/mofft/。
香港理大在教學方面不斷創新,計劃中的項目包括舉辦比賽,讓學生將最新技術用于交易操作,推廣商學院Innovation-driven Education and Scholarship (IDEAS)的核心價值。
金融學碩士學位課程學額有限,建議申請人盡早在網上遞交申請。